
规范的书写作图展示出李国强老师扎实的专业素养

认真伏案工作的李国强老师

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班级日常情况的台历
3月19日,大豫网、大河报、郑州晚报等多家媒体刊发了这样一条新闻——《散步途中制止碰瓷 郑州民警被疯狂歹徒报复中两刀》,文中写道:
今年57岁的民警高保清,晚上穿便衣出来散步时,发现一名男子拿着手机在快车道上拦车,然后以对方碰坏自己手机为由进行索赔。高保清怀疑男子“碰瓷”,立即上前制止,结果被对方追打报复,胸部和腹部各中一刀,血流不止。据了解,送高保清上医院的是一名男教师,当时正骑电动车回家。听到高保清受伤后,这位老师毫不犹豫载着他赶到了郑州市中心医院。直到高保清的家人和同事赶到,他才离开医院。到现在,老高还不知道他的名字。“是一名47中的老师把我送到医院的,真该好好感谢人家!”昨天上午10时,高保清已经脱离危险。
消息传到47中,全体师生都为本校有这样见义勇为的活雷锋而自豪,可是,他是谁呢?47中郭勤学校长为此在当天的全校教师会上专门发出了“寻人启事”,可是,依然没有人“承认”。郭校长又进一步缩小范围,事发地在帝湖花园附近,这位教师当时正骑电动车回家,应该是家就住在附近。这时,很多人将目光投向了高二物理教师李国强。在众人的询问中,李老师才低调地说:“谁遇到都会这样做的。”
会议结束后,当笔者走进李国强老师的办公室,李老师已经查自习课去了,同事们说李老师做这样的好事不稀罕,他平时为人很热情,工作中勇担重任。去年同学科的张老师生病了,他就将张老师的课全部代了下来,6个班的物理课、一个班的班主任,如此超负荷的工作,他一干就是三个月,他没有一句怨言。
47中副校长张莹对李老师的评价是:“他是一个工作狂,一周从头到尾陪着学生吃住在学校,周六还不放心,还常到学校来看看不回家的学生。”
等李老师的时候,办公桌上的一本台历引起了笔者的注意。每一个日期的下面都有一段密密麻麻的文字:“周六,王振明、李沛恒、常东博、蒋滨鸿在教室学习。”“开了课代表会议,吕耀升、林淼淼家长来访。”更多的是这样的话:“ⅹⅹ同学迟到,ⅹⅹ同学没有交作业……”一本台历就是一本活生生的班级志。李老师细致的工作作风跃然纸上。
这时,笔者突然想走到教室听听同学们的评价,等到笔者推开教室门,向同学们说明来意时,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。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诉说着李老师给自己的感动:
在同学们的述说中,他们对李老师的称呼是“强哥”,他们说,这样叫是同学们自发的,因为李老师总是说他们“一家人”“自己人”,那当然得有一个“自己人”的称呼了。
让王振明同学很感动的是,他因为离家远,周末也住在学校,李老师总是不放心,周六周日总要大老远从家赶到学校,辅导学习、聊聊生活,让住校的孩子得到亲人般的关心。
说到关心学生,许多同学提到了吃过李老师的苹果,至于吃的原因,有的因为生病没有胃口,有的因为作业认真,也有的因为犯了小错误,不管是表扬是批评,一个苹果让同学们真正感到了老师的真诚,也学会了自律和上进。
让同学们津津乐道的,是李老师的“亲民”。业余时间,他会和同学们一块跳大绳、丢手绢、还当“鸡妈妈”与同学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。不难想象,年近不惑的他在一群花季少年中的笨拙和灵活,在同学们的眼里,这样的老师还能不是哥们?
欧阳隽是香港来的一名同学,蝗虫事件发生后,他心情特别不好,感觉自己在大陆上学很孤单,甚至逃学上网,李老师知道后,苦口婆心地给他做思想工作,并讲了自己少年也曾有过叛逆,希望他少走一些弯路。真情打动了欧阳隽,他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中。
“强哥”还是家长非常放心的朋友,他的“校信通”短信特别多,同学们的学习、生活有什么变化家长都了解得清清楚楚,同学们在家听到评价是:“把孩子交给这样的班主任,放心!”
这时有一位同学语出惊人:“我们强哥不是第一次救人了,他还曾在帝湖救过落水的孩子呢!”
带着敬意终于找到了课间休息的李老师,他第一句就是:“学校这么重视这件事,我很不好意思。”脸上的缅腆让你联系不到见义勇为的豪情。
原来,3月16日是个周五,李国强老师本来下午就可以回家,但有些家长趁接孩子的机会来校了解情况,李老师耐心地一一与家长谈过,就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。要知道47中高中部在东区,李老师的家在西郊,21点50分,当他骑电动车到华润万家超市门口时,发现了受伤的民警高保清,当时,他二话不说,就将高保清载到了自己的电动车上追歹徒,可是由于夜晚光线不好,歹徒逃脱了。李老师见高保清意识越来越迷糊,就一边拔打110报警,一边将他送到了郑州市中心医院抢救。到医院后,他先是协助高保清做检查,后来又配合随后赶来的刑警人员指证歹徒特征。这一切做完之后,已经是17日凌晨3点。回家之后,李老师很不放心高保清的安危,当他从报纸上得知高保清已脱离生命危险时才放心休息。
说起在帝湖救落水孩子的事,他挥挥手说:“那都是啥时候的事儿了,不要提了吧。”
在与同学们交谈的过程中,他们多次提到李老师的教诲:日行一善。李国强老师用自己的行动为同学们上了生动的一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