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度郑州市历史学科优质课评选简报
2007年度郑州市历史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,结合各校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进行。共有158名教师参赛。经过学校评选、市(县)区、教研协作区评选和市级复赛,评委认真评选,有120名参赛教师获得市级优质课奖,约占75.95%。淘汰未获奖38名,约占24.05%。市级复赛于
序号 |
单位 |
姓名 |
课题 |
指导 教师 |
获奖等级 |
1 |
登封实验高中 |
景瑞晓 |
“凡尔赛━华盛顿体系”的建立 |
|
1 |
2 |
登封二中
|
郭海芹 |
美国的建立 |
|
1 |
3 |
登封实验高中 |
刘
进 |
“凡尔赛━华盛顿体系”的建立 |
|
2 |
4 |
登封三中 |
毕振鹏
|
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|
|
2 |
5 |
登封三中 |
景奎军 |
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|
|
2 |
6 |
登封实验高中 |
王洪伟 |
甲午中日战争 |
|
2 |
7 |
管城区八十三中 |
王景华 |
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|
|
1 |
8 |
八十四中 |
苏长智 |
对外友好往来 |
|
1 |
9 |
管城三中 |
刘建敏 |
民族团结 |
|
2 |
10 |
管城二中 |
张卫红 |
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|
|
2 |
11 |
管城一中 |
罗红丽 |
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|
|
2 |
12 |
中原区八十中 |
王 静 |
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|
|
1 |
13 |
六十九中 |
倪蔚峰 |
美国的发展史 |
|
1 |
14 |
六十九中 |
张凤菊 |
最可爱的人 |
|
2 |
15 |
二十一中 |
张晓亚 |
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|
|
2 |
16 |
七十三中 |
霍金花 |
红军不怕远征难 |
|
2 |
17 |
郑州一0二中 |
赵
斌 |
逝去的辉煌与追潮 —专题复习:中国古代科技 |
|
1 |
18 |
郑州二中 |
陆凤云 |
美苏争霸 |
|
1 |
19 |
郑州四中 |
李春才 |
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|
|
1 |
20 |
郑大一附中 |
韩京里 |
战后日本 |
|
1 |
21 |
郑州二中 |
陈 胜 |
我眼中的辛亥革命 |
|
2 |
22 |
郑州一0七中 |
张 宏 |
感受科技之光 —以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例 |
|
2 |
23 |
郑州一0六中 |
许书珍 |
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|
|
2 |
24 |
郑州四中 |
史美玲 |
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|
|
2 |
25 |
新郑三中 |
赵晓红 |
美苏争霸 |
|
1 |
26 |
新郑二中 |
岳卫平 |
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|
|
2 |
27 |
新郑二中新区 |
苏凯霞 |
甲午中日战争 |
|
2 |
28 |
新郑二中新区 |
高军珂 |
红军的长征 |
|
2 |
29 |
新郑市南街中学 |
李香梅 |
凡尔赛——华盛顿体系 |
|
1 |
30 |
新郑市实验中学 |
秦红霞 |
灿烂的宋元文化 |
|
2 |
31 |
辛店镇二初中 |
赵根有 |
抗日战争 |
|
2 |
32 |
新郑市新烟中学 |
韩乐民 |
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|
|
2 |
33 |
郑州四十三中 |
宋菊霞 |
外交事业的发展 |
|
1 |
34 |
郑州回中 |
孙剑锋 |
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 —两次大战专题复习 |
|
1 |
35 |
郑州四十五中 |
任正英 |
第一次世界大战 |
|
2 |
36 |
郑州六十三中 |
胡 珂 |
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|
|
2 |
37 |
郑州三中 |
胡海涛 |
三大改造 |
|
1 |
38 |
郑州七中 |
满新民 |
第二次鸦片战争 |
|
1 |
39 |
郑州三十一中 |
李恒新 |
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 |
|
1 |
40 |
郑大二附中 |
陈富友 |
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|
|
1 |
41 |
省实验 |
王 艳 |
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|
|
2 |
42 |
郑州十二中 |
王 珵 |
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|
|
2 |
43 |
郑州女子高中 |
康 君 |
鸦片战争 |
|
2 |
44 |
郑州轻院附中 |
刘丹心 |
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|
|
2 |
45 |
郑州四十九中 |
邹桂荣 |
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|
|
1 |
46 |
省实验 |
陈志华 |
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|
|
1 |
47 |
郑州三十一中 |
白如库 |
民族团结 |
|
1 |
48 |
郑州二十六中 |
王文燕 |
经济重心的南移 |
|
1 |
49 |
郑州十七中 |
孙秀琴 |
工业革命 |
|
2 |
50 |
郑州回中 |
张大燕 |
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|
|
1 |
51 |
郑州十八中 |
蒋筱薇 |
亚洲经济的发展 |
|
1 |
52 |
郑州十一中 |
刘红哲 |
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|
|
2 |
53 |
郑州十中 |
李新华 |
1929—1933年经济危机 |
|
2 |
54 |
郑州四十七中 |
栗红涛 |
历史视角下的能源问题 |
|
1 |
55 |
金水区七十六中 |
李金婷 |
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|
|
1 |
56 |
金水四中 |
陈梦冉 |
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逮建立 |
|
2 |
57 |
金水区七十六中 |
徐刘明 |
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|
|
2 |
58 |
郑州五中 |
张景艳 |
红军的长征 |
|
1 |
59 |
郑州回中 |
谢文娟 |
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|
|
1 |
60 |
新密一高 |
李学亮 |
“凡尔赛—华盛顿体系”的建立 |
|
1 |
61 |
新密来集三初中 |
韩冉阳 |
动荡的中东地区 |
|
1 |
62 |
新密二高 |
朱俊燕 |
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|
|
2 |
63 |
新密市直二初中 |
裴福菊 |
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 |
|
2 |
64 |
人大附中郑州分校 |
李红伟 |
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专题 |
|
2 |
65 |
新密市直一初中 |
慎国亭 |
第三次科技革命 |
|
2 |
66 |
新密实验高中 |
张永森 |
美国南北战争 |
|
2 |
67 |
郑州六十二中 |
李 希 |
钢铁长城 |
|
1 |
68 |
郑州五十七中 |
夏 莲 |
中外交往与冲突 |
|
1 |
69 |
郑州四中 |
李 芳 |
钢铁长城 |
|
2 |
70 |
郑州二中 |
王献民 |
中外交往与冲突 |
|
2 |
71 |
郑州四十八中 |
李良杰 |
钢铁长城 |
|
2 |
72 |
郑州八中 |
吴战利 |
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|
|
1 |
73 |
郑州六十一中 |
李
娜
|
海峡两岸的交往 |
|
1 |
74 |
郑州四十七中 |
翟自永 |
辉煌的隋唐文化(二) |
|
1 |
75 |
郑州八中分校 |
肖哨卡 |
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|
|
2 |
76 |
郑州四十七中分校 |
吕永亮 |
海峡两岸的交往 |
|
2 |
77 |
省二实验分校 |
李德江 |
最可爱的人 |
|
2 |
78 |
郑州三十四中 |
张学超 |
民族团结 |
|
2 |
79 |
郑州二十三中 |
闫淑梅 |
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|
|
2 |
80 |
郑州八十六中 |
李永强 |
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|
|
1 |
81 |
惠济区五中 |
王文萍 |
土地改革 |
|
1 |
82 |
惠济区六中 |
张淑丽 |
中外重大改革 |
|
1 |
83 |
惠济区五中 |
杨玲玲 |
繁荣一时的隋唐文化 |
|
2 |
84 |
惠济区五中 |
王瑞敏 |
难忘九一八 |
|
2 |
85 |
惠济区一中 |
李春英 |
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|
|
2 |
86 |
郑州十九中 |
王晓建 |
政权并立时代 |
|
2 |
87 |
外语中学 |
王 霞 |
灿烂的宋元文化 |
|
1 |
88 |
外语中学分校 |
赵 佳 |
海峡两岸的交往 |
|
1 |
89 |
郑州五十二中 |
张炳菊 |
第一次世界大战 |
|
2 |
90 |
郑州十九中 |
朱仁勋 |
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|
|
2 |
91 |
省实验 |
张国庆 |
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|
|
1 |
92 |
郑州中学 |
王东栋 |
动荡的中东地区 |
|
2 |
93 |
郑州八中 |
胡永华 |
模拟导游—重走长征路 |
|
1 |
94 |
荥阳二初中 |
禹辽源 |
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|
|
1 |
95 |
荥阳一中 |
王全领 |
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|
|
1 |
96 |
荥阳二中 |
张东红 |
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|
|
2 |
97 |
荥阳三中高中部 |
秦艳丽 |
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|
|
2 |
98 |
荥阳三高 |
王红利 |
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|
|
2 |
99 |
荥阳三中 |
王新杰 |
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|
|
2 |
100 |
郑州一中 |
冯玉梅 |
新文化运动 |
|
1 |
101 |
郑州十六中 |
张安庆 |
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 |
|
1 |
102 |
郑州三十六中 |
樊诗国 |
世界政治的发展 |
|
2 |
103 |
第二外国语 |
唐剑峰 |
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 |
|
2 |
104 |
郑州五十八中 |
郭宏立 |
匈奴的兴起及汉朝的和战 |
|
1 |
105 |
郑州七十四中 |
王 冬 |
美苏争霸 |
|
2 |
106 |
二七区侯寨二中 |
李燕燕 |
民族团结 |
|
1 |
107 |
郑州五十三中 |
于军杰 |
美苏争霸 |
|
1 |
108 |
郑州二十二中 |
郝荣琴 |
民族团结 |
|
2 |
109 |
郑州十四中 |
阎万祥 |
战略大决战 |
|
2 |
110 |
马寨二中 |
宋乃俊 |
灿烂的宋元文化 |
|
2 |
111 |
郑州八十一中 |
李 瑶 |
灿烂的宋元文化 |
|
2 |
112 |
郑州七十四中 |
田 斌 |
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专题 |
|
2 |
113 |
中牟城关镇中学 |
任华荣 |
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|
|
2 |
114 |
中牟南寺中学 |
赵小利 |
伟大的转折 |
|
2 |
115 |
中牟四高 |
杨顺杰 |
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|
|
1 |
116 |
中牟二高 |
任素琴 |
鸦片战争的影响 |
|
2 |
117 |
中牟四高 |
李道锋 |
第一次世界大战 |
|
2 |
118 |
中牟县直一初中 |
张景英 |
俄国、日本的历史转折 |
|
2 |
119 |
中牟县县直三中 |
王世俊 |
第二次世界大战 |
|
1 |
120 |
中牟白沙镇一中 |
吕五辈 |
1929-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 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|
|
1 |
郑州市教育学会中学历史教学专业研究会
2007年8月